导师姓名:徐坚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 :939002567@qq.com
主要研究方向:
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乡村规划与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亚洲协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生态学会人类生态学专委会委员,
云南省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云南省美丽县城评审专家。
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理事、
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及昆明市评标专家。
同时担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江西多省区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云南省评标专家库评审专家;
云南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专家;
云南省科技奖评审专家;
云南省建设厅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等学术兼职。
主要论著:
1.徐坚、丁宏青,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科学出版社,2020(3)。
2.Jian Xu,Xin Shan,Aisong Wei,Ruli Wang,Xuan Gao.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Plateau Mountainous Multi-ethnic Gathering Area.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113(1),633-650
3.徐坚、张帅、杨平、叶海涵,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民族乡村振兴研究——以迪姑村为例,华中建筑,2020(1),106-109.
4.XU Jian,WANG Ruli,SHAN Xin.Design of Plateau and Mountain Ethnic Settlements with Adaptive Spatial Features: A Case Study of Jiayin Town[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20,12(05):65-70.
5.徐坚,山地生态适应性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
1.徐坚,2019年1月——202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基于适应性的高原山地民族传统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文化景观特征研究(51878591)。
2. 徐坚,2015年7月—2018年6月,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FA013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生态适应建设研究。
3. 徐坚,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态适应性的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研究(51478411)。
4. 徐坚,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高原山地垂直梯度人居环境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51268057)。 5. 徐坚,2020年度教育部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1.贵州桐梓国际黄石公园度假区旅游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2.石林郦邦国际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3.石屏焕文广场城市综合体暨石屏县棚户区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4.曲靖西河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5.石屏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主要获奖情况:
1.2007(12),人类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排名第三),云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2.2016(8),伟德官网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伟德官网。
3.2019第十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毕业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类作品三等奖,三多源——基于民族文化融合与生态修复的概念性景观设计,亚洲园林协会和“园冶杯”国际竞赛组委会。
4.201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高原兴乡村——源于规划设计过程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5.2016,基于川音文化下的城市多元空间“发声”规划,第四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佳作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导师姓名:张军
职称: 教授级高工
最高学历:硕士
邮箱:3345135057@qq.com

主要研究方向:
·民族与地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设计
·村镇规划
·建筑美学及环境艺术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
云南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
云南省勘察设计协会特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
云大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主要论著:
"2021年发表文章“Delineation of the Urban-Rural Boundary through
Data Fusion: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and Promote Intensive and Healthy Urban Development”(SCI/SSCI Q1)"
"2021年发表文章“Numerical assessment of rectangular tunnels configurations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nd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GEP)”(SCI Q1)"
"2021年发表文章“The Extract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s by Integrating Night-time Light and POI Data-A Case Study of Kunming, China”(SCI Q1)"
"2021年发表文章“COVID-19 Risk Assessment: Contributing to Maintaining Urban Public Health Securit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SCI/SSCI Q2)"
"2021年发表文章“Water Resource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CI Q2)"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2021年《滇西北民族与地域建筑传承与创新》立项"
"2021年1月-2025年12月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支持项目"
"2021年云大扶贫点临沧鲁史镇河边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2021年7月20日云南省南涧县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2021年腾冲启迪冰雪科学家小镇规划与建筑设计"
"2021年剑川石雕信息博物馆建筑策划与设计"
"2020年红河开远知花小镇规划与设计研究"
"2021年大理南涧(毓琇山)气象博物馆建筑策划与设计"
主要获奖情况
"“昆明99世博会中国馆”
国优铜奖;部优二等奖;省优一等奖"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
部优二等奖;省优一等奖"
"“昆明野鸭湖假日小镇”
部优一等奖;省优一等奖"
"“云南海埂会议中心‘海埂会堂’”
部优二等奖;省优一等奖"
"“昆明洲际酒店”
部优二等奖;省优一等奖"
"“丽江洲际英迪格酒店”
部优一等奖;省优一等奖"
导师姓名 杨子江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邮箱 KMZJY@126.COM

主要研究方向:
面向可持续的空间规划与治理
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2)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著
(1)杨子江,多目标约束下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Xiong He,Zhiming Zhang,Zijiang Yang. Extract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 based on the fusion of night-time light data an dpoint of interest data[J]. ROYAL SOCIETY 0PEN SCIENCE,2021,8(08):56-71.SCI收录,通讯作者;
(2)杨子江,谢兵,何雄.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新范式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4):65-71;
(3)杨子江,何雄,张堃,张军.POI视角下的外卖与城市空间关联性分析研究——以昆明主城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2):13-17;
(5)Zhiming Zhang, Bin Wang, Alexander Buyantuev, et al. Urban agglomeration of Kunming and Yuxi cities in Yunnan, China: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driver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J]. Landscape Ecology,2019, 34(3):663-679,通讯作者.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1)《国家公园法》游憩管理专题立法研究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8万余,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105,面向多目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滇西北国家公园新型保护地模式功能区划研究,2013.01-2016.12,38万元,已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8067,面向可持续的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多功能景观识别与优化研究,2021.01-2024.12,34万元,在研,主持。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1)富民县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3)云南省大理州凤羽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4)西双版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5)云南迪庆州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估专题研究。
主要获奖情况
(1)杨子江(4/29),“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科技成果,省部二等奖。2018.10.20。
导师姓名:李志英
职称: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kmlizhiying@126.com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景观生态及规划
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函评)专家,
云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广西、河北等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论著:
[1]教材:李晖,李志英等编著.人居环境绿地系统体系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志英,刘涵妮,田金欢. 基于SLEUTH模型的滇池流域城市扩展模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0):1360-1366.
[3]田金欢,周昕,李志英*(通讯作者),于璨宁. 昆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句法研究[J]. 城市规划,2016,40(4):41-49.
[4]李志英,刘阳,龙晔.基于GIS的昆明中心城区1990-2017年建设用地扩展特征研究[J] .伟德官网学报(自科版),2019,41(5):964-973.
[5]刘阳,李志英*(通讯作者),龙晔,李晨晨. 基于生态适宜性的昆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7):1555-1565. "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滇池流域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项目批准号:51668065,起止时间:2017年1月-2020年12月,结题)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滇中高原湖泊区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51008263,起止时间:2011年1月-2013年12月,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基于景观生态学时空理念的“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51468064,起止时间:2015年1月-2018年12月,已结题),子项目负责人.
[4]云南省科技厅项目:高原湖泊区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安全规划研究(编号:2009ZC006M,起止时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项目号:50968617,起止时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已结题)排名第4.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1]贵阳华诚大厦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2]贵州六盘水矿务局综合医院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3]贵州凯里供电局生产调度大楼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4]参编:云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9-2013),2013年6月3日发布."
主要获奖情况:
[1]项目名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等级:二类,个人排名第三,2018年10月11日,证书编号:2018-KJ-2-04-R03.
[2]第十、十一、十二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2020年、2021年).
[3]伟德官网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2021年10月).
[4]伟德官网首届实践教学比赛二等奖(2009年).
[5]伟德官网第四、五届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鼓励奖(2004年、2005年).
导师姓名 李鹏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邮箱 leap@ynu.edu.cn;3891099@qq.com

主要研究方向:保护地,生态旅游,生态经济
主要社会兼职:
(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淡水专家组成员&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专家委员会成员(IUCN-WCPA Freshwater Specialist Group Membership &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y);
(2)美国林务局利奥波德荒野研究所(USDA-FS-Aldo Leopold Wilderness Research Institute)特约研究员;
(3)美国河流管理协会会员(ARMS);
(4)中国水利部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
(5)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1)Peng Li, Mengting Shen, Denielle M. Perry, Chenyang Li, Min Zhao*, Peng Yang,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protected river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cological Indicators(SCI, Q1), 135,2022,108505,ISSN 1470-160X,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1.108505.
(2)李鹏, 赵敏*, 艾伦·沃森, 杨鹏, 余丹, 美国荒野风景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2020, 18(1):160-179;
(3)李鹏, 黄继华, 莫延芬, 杨桂华, 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 旅游学刊(CSSCI),2010, 25(03):27-34..
(4)李鹏, 杨桂华,郑彪, 张一群, 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生态学报(CSCD),2008,28(05):2207-2219.(5)(5)李鹏,旅游业生态效率 (ISBN: 9787030387882),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西南生态脆弱区河流保护地空间确定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批准号:41761111),主持;
(2)环境正义视角下的滇中湖泊群旅游开发空间排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批准号:41361107) ,主持;
(3)社区特许经营视角下的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造血式生态补偿模式研究——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批准号:41161089),排名第二;
(4)云南省旅游业多维生态效率研究及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40961040),排名第二;
(5)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研究(批准号:40561012),排名第二。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1)四川省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发展规划,2015—2017,四川省委生态文明改革领导小组,主持;
(2)云南省旅游标准化体系构建与总体设计(云南省标准化重大项目,2010BZHXM03),云南省技术监督局,2010-2012,主持;
(3)云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云南省标准化重大项目,2010BZHXM04),云南省技术监督局,2010-2012,主持;
(4)云南省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云南省旅游局,2010-2011,主持;
主要获奖情况:
(1)水利旅游概论, 国家旅游局, 研究成果奖, 三等奖, 2017年,排名第1;
(2)云南省旅游标准化研究与应用,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年,排名第1
(3)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7年,排名第2
(4)生态旅游,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排名第5
导师姓名:赵敏
职称: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
邮箱:zhaomin@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景观;保护地规划
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城乡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游憩与社区发展研究基地主任
[3]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1]赵敏. 遗产地文化景观生产——以丽江古城为例. 科学出版社: 2020, 6.
[2]李鹏, 赵敏*, 艾伦·沃森 等.美国荒野风景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地理研究, 2020,39(1): 166-185.
[3]Peng Li, Mengting Shen, Denielle M. Perry, Chenyang Li, Min Zhao*, Peng Y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protected river syste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135(1).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1.108505
[4]赵敏, 李鹏, 陈长春, 边志伟. 基于TSL模型构建的活态遗产地连续性空间生产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 热带地理, 2022 (1).
[5]赵敏.地方文化形象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边境贸易区总体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1(12):56-59."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挤出效应的云南旅游古镇传统文化景观演化与重构研究”(编号51108403)
[2]主持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基于生态效率的云南省低碳城市群规划途径研究”(编号2010ZC003)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正义视角下的滇中湖泊群旅游开发空间排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编号41361107)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生态脆弱区河流保护地空间确定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编号4171111)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景观生态学时空理念的“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研究”(编号51468064)"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1]四川省开江县环宝石湖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略规划, 2016.
[2]四川省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建设发展规划, 2016.
[3]青竹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暨青竹江国家河流规划研究, 2015.
[4]西藏然乌康巴风情国际旅游小镇规划, 2014.
[5]会泽文化旅游名城古城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3."
主要获奖情况:
[1]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优秀教学论文奖”
[2]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二等奖”
[3]2015“西部之光”全国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4]2016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三等奖”
[5]2016“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导师姓名:撒莹
职称:副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saying@ynu.edu.cn;saying@126.com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个人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
主要论著
1、撒莹,王晓云,李志英,龙晔. 建筑设计基础课中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维度[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04):101-108
2、撒莹,严国泰.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街市图示语言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2):C15-C18
3、撒莹. 色彩对城市生活的初步架筑——城市规划专业一年级色彩基础教学实践[A].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2010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200-204
4、撒莹,严国泰,赵书彬.自然遗产地特色风景引导下的旅游城镇建设研究——以黑龙江五大连池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6):82-87
5、撒莹,胡军.川西新农村住宅适应性研究的启示[J].沈阳建筑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403-407 "
纵向科研成果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8066,基于世界遗产保护视域下高原山地城镇建设发展的整体性研究,2017年1月-2020年12月,已结题;
2、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7Z11095 ,历史文化对云南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研究,2007年7月-2009年7月,已结题;
3、主持伟德官网校内基金,旅游小城镇之建筑视角研究——以和顺乡为例,2005Q012B,2006年3月¬——2008年3月,已结题;
4、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原山地人居环境虚拟现实教学与实践综合实训基地建设,201902112063,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横向科研成果
1、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文昌宫修复方案 ,2019
2、虎头市珍宝岛旅游区规划 珍宝岛第四代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2010
3、陕西黄帝园区规划设计重点地块的概念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2009
4、江苏镇江市圌山风景名胜区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地段详细规划之民俗风情园区,2009
5、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旅游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建筑风貌设计,2009
获奖情况
1、指导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最佳分析与规划奖
题目为:活源·清渠·绿道——昆明“引水入滇”主要河道整治景观规划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获奖时间:2015年10月
2、指导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参加第十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最佳分析与规划奖
题目:上海·青西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获奖时间:2014年12月
3、2014""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办单位: 亚洲园林协会 “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组委会 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获奖时间: 2014年12月
4、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奖风景名胜区类二等奖 排名第六
题目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授奖部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获奖时间:2013年3月
5、“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年年会”教师教学方法、学术研究论文 优秀论文奖 题目为:色彩对城市生活的初步架筑——城市规划专业一年级色彩基础教学实践
授奖部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小组)
获奖时间:2010年9月
导师姓名:杨庆
职称:副教授、注册规划师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邮箱:503465964@qq.com

主要研究方向:边疆民族地区人居环境规划与治理
主要社会兼职: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专家、昭通市政府城乡规划专家
主要论著:1.《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及其文化研究》;2.《边疆民族地区规划与治理》;3.《云南传统聚落研究》
主要获奖情况:1.指导本科生获得2018中国旅游书店设计竞赛一等奖;2.指导本科生获得2019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优秀奖。
设计代表作品:中国丽江铂尔曼酒店、中国澄江悦椿酒店、泰国普吉岛温德姆酒店。
导师姓名:马瑞衢
职称:副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marq2020@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生态系统;人居环境保护;城市设计;智慧城市管理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活化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村庄规划省级专家库专家
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入库专家
代表性论著及专利:
(1) Ruiqu Ma; Linyue Liu; Jian Xu; Genyu Xu*; Xiaosen Huo; Wenlei Ding; Huirong Yang; Yanhui Ma ; What drives the coordination of mountain socio-economic-ecological systems? Evidence from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region of China,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2025, 27:100826-100826. (SCI二区)
(2) Ma, R., Lam, P.T.I.Investigating the barriers faced by stakeholders in open data development: A study on Hong Kong as a "smart city" [J]. Cities, 2019, 92:36-46.(SSCI一区)
(3) Lam, P.T.I.,Ma, R*. Potential pitfal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ities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An exploratory study[J]. Cities, 2019, 91:146-156. (SSCI一区)
(4) Ma, R., Lam, P.T.I. & Leung, C.K. Potential pitfalls of smart city development: A study on parking mobile applications (apps) in Hong Kong[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8, 35(6):1580-1592.(SSCI一区)
(5)刘林岳; 马瑞衢*; 马言慧; 徐坚; 马明; 滇西北可持续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合肥, 2024-9-7至2024-9-9 (会议论文)
(6)马瑞衢; 徐坚; 刘林岳; 人居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2024-05-31, 中国, CN202311698226.9(发明专利)
(7)徐坚;王玲;马瑞衢;撒莹;刘杨;丁文磊,土掌房民居,ISBN:9787112305353,2025-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著作)
主要纵向科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2501384, 滇西北山地复合系统“社会-生态”陷阱诊断及治理研究, 2026-01-01 至 2028-12-31, 30万元, 在研, 主持
(2)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 202301AT070177, 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滇西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研究, 2023-06 至 2026-05, 10万元, 在研, 主持
(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QN20230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夜间经济集聚空间结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 至 2026-09, 2万元, 在研, 主持
(4)教育部, 2020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002233027, “BIM+智慧城市”实践条 件及基地建设, 2020-11 至 2022-11, 1万元, 结题, 主持
(5)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云南省社科研究项目, YB2022044, 高原淡水湖区景观生态安全及国土空间协同治理实现路径研究, 2022-09 至 2025-09, 3万元, 结题, 参与
(6)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 202501CF070061, 高原湖泊流域城市气候效应多尺度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25-03 至 2028-02, 10万元, 在研, 参与
获奖情况
(1)2023年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2)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高原山地人居空间适应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排名4/11)
导师姓名:马明
职称:副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
邮箱:mming@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医疗与康养建筑设计,健康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教师简介: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第一,健康城市设计研究,公共健康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第二,医疗建筑设计研究、医疗设施选址布局与规划研究,目前已经以一作和通讯身份发表期刊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本,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两项,主持建筑与规划工程项目多项,获奖两项。欢迎具有建筑、规划、景观、公共卫生相关背景学生积极报考。
主要社会兼职: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五冶上海建筑有限公司公司柔性引进专家。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西部人居环境学刊》《Builidngs》《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Healthcare》等重要期刊审稿人。
主要论著(五项):
欧雄全, 马明*, 袁烽. 走向新游牧主义——论移动建筑发展史中的技术流变与生活形塑[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3, 38(2): 68-76.(北大核心,CSCD)
马明,尚川,蒋敏,孙宇璇,马瑞衢.面向人居健康的医疗建筑设计趋势及启示[J].中外建筑, 2023(02):36-41.
蒋敏,王子轶,马明* .国外社区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城市林业,2023,21(01):149-155.
马明,罗丽娟,王梅讯,周靖.构建医疗建筑韧性体系浅议——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J]. 南方建筑,2021(04):14-19. (北大核心,CSCD)
Ma M, Adeney M, Long H. Functional settings of hospital outdoor spaces and the perceptions from public and hospital occupant during COVID-19[J]//Healthcare. MDPI, 2021, 9(11): 1534.
纵向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2078072, “区域资源高效协同机制”作用的医养结合养老社区中医疗功能空间配置研究, 2021-01-01 至 2024-12-31, 58万元, 参与人(排名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2008048, 山地绿色开放空间(GOS)影响闲暇型体力活动(LTPA)的机制和优化研究,2021-01-01,2023-12-31, 24万元, 主持人
导师姓名:徐颖
职称:讲师
最高学历:博士
邮箱:378343483@qq.com

主要研究方向:
文旅产业发展保护理论与应用、城乡规划大数据理论与应用、城乡空间生态安全理论与应用
主要论著:
1.论文:The Making of mathematics Models for Ecological Cities.;2.论文:The Relevance Research on The Dimensions of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and Vegetation Matrix;3.论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City Based on Meanvariance Method;4.研究报告《云南省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安全研究——以个旧市为例》;5.论文:旅游业灾后降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纵向科研成果:
"1.《基于新媒体大数据的城市意象传播模式与传播机制研究》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
2. 《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城市生态安全研究--以个旧市为例》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已结题,主持;
3. 《我省欠发达县生态建设方案研究—以宾川县为例》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已结题,主持;
4.《滇藏茶马古道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活化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与者;5.《文化演艺融入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要参与者,已结题。
横向科研成果:
1. 研究项目:一部手机游云南使命愿景阐释研究;
2. 研究项目:云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区数据库建设研究;
3. 设计项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区红河片区山腰国际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概念规划;
4. 设计项目:云南剑川县“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5. 设计项目: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小龙潭绿叉冲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获奖情况:
2018年西部九校联合毕业设计竞赛风景园林组一等奖指导教师;2020年首届国际水景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指导教师;2020年首届国际水景设计大赛最受欢迎作品奖指导教师
导师姓名:韩菡
职称:副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benyuanwenhua@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民族建筑与聚落文化保护和发展、可持续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
主要论著:
专著《云山水——城市意象 韩菡作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专著《具茨山原始岩刻符号与民居建筑模式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参编《绘画人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参编《云南城乡建筑钢笔画集锦》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参编《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古村落文化多样性研究》云南美术出版社,2016。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主持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白族艺术观念研究”、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云南大理喜洲民居建筑哲学研究”、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培育项目《洱海流域佛教建筑文化究》、
2018伟德官网教改项目《跨学科“通识教育”中国建筑文化与哲学》等。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2021云南大理剑川“千狮大道”城市景观提升项目;
2021安徽九华康养基地“灵山仙境”整体概念设计;
2014中国(孟津)黄河祈福圣坛建筑设计“黄河图腾”;
2012“中原岩画博物馆设计”河南省禹州市等。
主要获奖情况:
2021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作品“双龙合珠”荣获优秀奖;
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品获佳作奖(指导教师);艾景奖•
2014 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
2020 第六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产品版权管家》获省级铜奖(指导教师)等。
导师姓名:罗桑扎西
职称 讲师
最高学历 博士
邮箱:lobsangtashi@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智慧城市、
城市计算、规划新技术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智慧城市规划与数字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论著:
(1) 罗桑扎西; 甄峰; 张姗琪 ;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城市人流空间概念模型与研究框架, 地理研究, 2021, 40(4): 1195-1208 (期刊论文)
(2) Tashi Lobsang; Feng Zhen; Shanqi Zhang; Guangliang Xi; Yu Yang ;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People Flow from a Complex Network Perspective,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21, 147(3): 1-13 (期刊论文)
(3) Tashi Lobsang; Feng Zhen; Shanqi Zhang ; Can Urban Street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9, 9(3): 1-18 (期刊论文)
(4) 罗桑扎西; 甄峰 ;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 地理研究, 2019, 38(07): 1594-1608 (期刊论文)
(5) 罗桑扎西; 甄峰; 尹秋怡 ; 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桥北片区为例, 地理科学, 2018, 38(3): 332-341 (期刊论文)
(6) 罗桑扎西; 甄峰; 张姗琪 ; 一种基于轨迹定位数据的公共空间活力测 度方法及系统, 2021-03-26, 中国, 201910620533 .2 (专利)
(7) 罗桑扎西; 甄峰; 张姗琪 ; 移动轨迹指标计算系统V1.0, 2020SRSR0041109,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19-10-15 (软件著作权)
(8) 张力立; 张振鑫; 罗桑扎西 ; 一种基于wifi定位的进店顾客数据统计方法, 2019-3-5, 中国, ZL201711169283.2 (专利)
主要纵向科研课题
(1)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青年项目, 202101AU070025, 基于多源数据的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2022-01 至 2025-01, 5万元, 在研, 主持
(2)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201AT070367,基于多源数据的云南省城镇空间格局变化监测研究,2023-01至2026-01,10万元,在研主持
获奖情况
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021,2022全国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大赛佳作奖指导老师
导师姓名:张雪
职称 讲师
最高学历 博士
邮箱:zhangx199@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时空行为、健康地理、城市环境/生态环境与健康福祉
主要论著
1.Xue Z, Suhong Z. Building a city with low noise pollution: Exploring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 thresholds of spatiotemporal environmental noise expos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3, 20(5).
2.Xue Z, Suhong Z, Mei-Po K, et al. Geographic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GEMA) of environmental noise annoyance: the influence of activity context and the daily acoustic environ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2020, 19(50).
3.Xue Z, Suhong Z, Rongping L,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Term Residential Green Exposure and Individuals’Mental Health: Moderated by Income Differences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 in Urban 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17, 8955.
4.张雪,周素红,陈菲.基于出行链的建成环境对居民小汽车通勤出行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4):671-680.
5.张雪,戢晓峰,伍景琼.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物流网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3):36-40.
6.戢晓峰,张雪,陈方,李杰梅.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39-45.
主要纵向科研课题
云南省科技厅, 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 202201AT070421, 时空活动视角下城市公园声景价值评价, 2023-06 至 2026-05, 10万元, 在研, 主持
(2) 云南省教育厅, 教师类, 2023J0028, 城市湿地公园游客视听景观感知与旅游体验研究, 2023-03 至 2025-02, 2万元, 在研, 主持
导师姓名:高幸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邮箱:447376932@qq.com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主要论著:
(1)高幸.新生与转型——中国近代早期城市规划知识的形成(1840—1911年)[J], 城市规划, 2021, 45(1):46-53.
(2)Gao Xing, Qian Fang. Newbor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Urban Planning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Times(1840–1911)[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21,30(04):77-85.
(3)高幸,李百浩,周小棣.汉代地方城市组群延边研究——以鲁中南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01):9-14+18.
(4)高幸,周小棣.春秋至汉代鲁中南地区城市遗址基础数据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3(10) :75-76.
主要纵向科研课题:
(1)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23J0031,近代滇东北城镇发展作用机制研究(1909—1945),2023-2025,2万,在研,主持。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4BZS067,近代中国本土城乡规划学演变的学科史研究,2014/01—2021/10,20万元,已结题,参与。
(3)中国科协研究项目,〔2014〕96号,城乡规划学学科史研究,2014—2018,已结题,参与。
获奖情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优秀科技论文专项奖(求是),2020.
导师姓名:李冬雪
职称:讲师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邮箱:lidx@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空间规划、
东南亚城镇和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
跨境经济走廊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可持续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一带一路”分会(专业委员会)成员
主要论著:
(1) Li Dongxue, Zhao Shengbo, Wang Xingping. Spatial Governance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J]. Cities, 2022, 131:104028. (期刊论文)
(2) Li Dongxue, Wang Xingping. Land-Use Change and Efficiency in Laos’ Special Economic Zones[J]. Land, 2021, 10(10):1012. (期刊论文)
(3) 李冬雪, Clara Medina-García, Xenia Katsigianni, 等. 替代性食物体系治理策略研究——基于比利时鲁汶的治理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3,30(04):41-52. (期刊论文)
(4) 李冬雪, 王兴平, 柏露露, 等. S-CAD政策评估方法在城乡规划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5):114-123. (期刊论文)
(5) 李冬雪, 高舒欣, 王兴平. 东南亚产业园区规划体系研究[J/OL].国际城市规划,2024, 1-13. (期刊论文)
主要纵向科研课题
(1) 云南省教育厅, 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24J0015, 中老铁路建设与运营对周边城镇空间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 2024-02 至 2026-02, 4万元, 在研, 主持
(2) 国家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2016YFE0201000, 境外产业园区规划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应用, 2017-09至2021-02, 490万元, 结题, 参与
获奖情况
2021.01, 江苏发展研究奖二等奖;
2015.12, 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导师姓名:许亘昱
职称:讲师
最高学历:博士
邮箱:ennx@live.com
主要研究方向:
建筑与城市热环境、人体热舒适和热适应
主要社会兼职:
[1]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2]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teorology(国际生物气象学会ISB)会员
[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Urban Climate(国际城市气候协会IAUC)会员
[4] 《Buildings》客座编辑
[5]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Urban Climate》《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论著:
[1] Genyu Xu, Huihui Zhao, Jinglei Li, Yurong Shi, Xuming Feng, Yufeng Zhang. Multivariate thermal environment data extraction and evaluation: A neighborhood scale case in Guangzhou, China[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3, 234: 110190. (SCI,JCR一区Top,IF7.4)
[2] Genyu Xu, Jinglei Li, Yurong Shi, Xuming Feng, Yufeng Zhang. Improvements, extensions, and validation of the Urban Weather Generator (UWG) for performance-oriented neighborhood planning[J]. Urban Climate, 2022, 45: 101247. (SCI,JCR一区,IF6.4)
[3] Jian Xu, Yujia Qian, Bingyue He, Huixuan Xiang, Ran Ling, Genyu Xu*. Strategies for Mitigating Urban Residential Carbon Emissions: A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 of Kunming, China. Buildings, 2024, 14: 982. (SCI,JCR二区,IF3.8)
[4] 许亘昱*, 石玉蓉, 张宇峰. 规划控制要素视角下城市热环境的测度与优化——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J]. 热带地理, 2023, 43(6): 1070-1082.
[5] 赵西平, 许亘昱, 吴扬, 董芦笛. 南宁市夏季住区室外公共空间小气候对居民活动的影响研究[J]. 建筑科学, 2018, 34(8):18-24.
纵向科研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整合研究与应用,52178074,2022-01-01至2025-12-31,59万元,参与
[2]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遥感和能量平衡的湿热地区城市局地热环境调控研究,2021ZB06,2021-01-01至2022-12-31,5万元,参与
导师姓名:杨耀宁
职称:讲师
最高学历:工学博士(建筑学)
邮箱:yaoning.yang@yn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传统建筑与聚落的气候适应性,绿色与数字化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客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 青年委员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主要论著:
[1] 杨耀宁, 张军. 从能源城市到数字乡村:绿色宜居理念的转型之路. 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24.8. ISBN: 978-7-5221-3564-9(专著)
[2] Yang, Y., Yin, J., Cai, J., Wang, X., & Zeng, J. (2025).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Window Size on the Thermal Comfort of Traditional One-Seal Dwellings (Yikeyin) in Kunming Under Natural Wind. Buildings, 15(15), 2714.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5152714 (SCI 二区)
[3] Yang, Y., Wang, X., Luo, S., Wang, Y., Wen, X., Ni, N., Wang, L., Jiang, W., Cai, J., Xu, G., Yin, J., He, B., & Xue, W. (2025).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urtyard Proportions in Kunming’s Vernacular One-Seal Dwellings (Yikeyin) on Architectural Climatic Adaptability. Sustainability, 17(7), 3066. https://doi.org/10.3390/su17073066(SCI 二区)
[4] Yang, Y.-N., Zhou, J., Song, J.-R., Wang, X.-P., Xu, X.-H., Li, Y.-X., Zeng, J.-C., Sa, Y., & Jiang, W. (2024). Architectural Physical Acoustic Environmental Design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Lecture Halls in the Universities—Taking the Hall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Yun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uildings, 14(6), 1583.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4061583(SCI 二区)
[5] Yang, Y., Zeng, J., Yin, J., Wu, P., Xu, G., Jing, C., Zhou, J., Wen, X., Reinders, J., Amatyakul, W., Orozco Munoz, S., & Chen, T. (2024). Metro Stations as Catalysts for Land Use Patterns: Evidence from Wuhan Line 11. Sustainability, 16(15), 6320. https://doi.org/10.3390/su16156320 (SCI 二区)
[6] Chen, T., Zhang, S., Chen, J., Duan, J., Zhang, Y., & Yang, Y*. (2025).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uster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Yunnan Region. Land, 14(8), 1565. https://doi.org/10.3390/land14081565 (SCI 二区,通讯作者)
[7] Chen T, Zhang Y, Yang Y*, Wu B, Xu G (2025) Does urban density always boost smart productivity? Evidence of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cities. PLoS One 20(6): e032660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326606 (SCI 二区,通讯作者)
[8] Chen, T., Zhang, Y., Wang, J., Wu, B., & Yang, Y*. (2025). How Does Urban Compactness Affect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Sustainability, 17(14), 6612. https://doi.org/10.3390/su17146612 (SCI二区,通讯作者)
[9] 杨耀宁,郑淑铭,李昱伟,等. 拓扑理论下乡村路网布局算法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02):823-830. (北大核心, EI)
[10] 张军,徐郁竺,杨耀宁*.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工程伦理研究可视化分析[J]. 化工高等教育,2023,40(02):126-138.(通讯作者)
[11] 魏泽崧,杨耀宁,孙石村. 情景代入与城市设计——城市策展设计策略漫谈[J]. 建筑师,2016(01):71-76.
主要纵向科研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52568008)云南传统合院民居气候适应性机理及数智转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研,2026.1-2029.12,主持)
[2]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XDYC-QNRC-2024-366)基于微气候响应的滇中传统民居绿色舒适性多尺度耦合研究(中共云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称号及项目支持,在研,2025.1-2029.12,主持)
[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NTCCMA-20230103)“互联网+”驱动下山地宅基地市场化配置研究与智慧流转平台构建(重庆大学,在研,2023.3-,主持)
[4]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501AT070217)气候适应性下多尺度数智耦合的滇中传统合院民居舒适性研究(云南省科技厅,在研,2025.3.1-2028.2.28,主持)
[5]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25J0017)环境适应性下滇中合院建筑舒适性机制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在研,2025.3.1-2027.2.28,主持)
[6] 伟德官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023Y43),系统论视角下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课程群协同建设研究 (伟德官网,在研,2024.1-2025.12,主持)
[7] 国家社科艺术类基金西部项目(2020BA02585)云南白族建筑装饰艺术观念研究(结项,2020.10-2024.9,参与)
主要横向科研成果:
《天津智慧城市计划》“欧盟-中国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试点;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I期、II期项目》应德国经济合作发展部邀请,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合作;
《南涧新城概念性规划与设计》;
《南涧“美丽县城”城市风貌综合提升设计》;
《曲靖马龙红色文旅概念性规划与设计》
主要获奖情况:
作为留德教育科技界代表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
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2025)
国家公派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导师姓名:贾鑫铭
职称:讲师
最高学历:工学博士(建筑学)
邮箱:1044909576@qq.com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策划与评价、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影游融合场景设计
主要论著:
[1] Jia, XM.,Wang, JY.,Yan, B. Evaluation of existing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supply based on the Node-Place-Experience model,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4, 144: 105517.(SCI1区 影响因子: 6.9 TOP)
[2] Jia, XM.,Yan, B., Fang, L., Wang, JY., Pang, SM., Liu, Y., Xu, M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rban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and user walking path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model,Neural Computing & Applications, 2023, 35(36): 24981-24999.(SCI2区 影响因子: 5.6)
[3] Jia, XM., Yan, B., Wang, JY., Fang, L.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s of Design Elements of Underground Building Atria Based on IPA–Kano Model. Buildings 2023, 13, 789.((SCI2区 影响因子: 3.8)
[4] 阎波,贾鑫铭,王尽遥.地下建筑中庭设计要素品质测量及优化初探——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南方建筑, 2021, (03): 76-83.(北核/CSCD)
[5] 阎波,贾鑫铭,王尽遥.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 16(02): 334-344.(北核/CSCD)
[6] 贾鑫铭,王尽遥.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艺术研究——以云南彝族民居“一颗印”为例,民族艺术研究. 2015, 28(01): 122-127.(CSSCI)
[7] 阎波,韩梓依,贾鑫铭.地下建筑出入口恢复性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为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 36(06): 66-74.(北核/CSCD)
[8] 阎波,胡妍霖,贾鑫铭.女性购物视角下地下商业空间恢复性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2, S2: 543-553.(北核/CSCD)
[9] 阎波,孟芙晓,贾鑫铭.基于女性安全感的中心城区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以重庆市为例.当代建筑, 2022, (11): 43-46.
[10] 魏瀚宇,贾鑫铭,阎波.城镇历史景观视角下巴蜀传统场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四川元通古镇为例.当代建筑, 2021, (09): 125-130.